在2025年的国庆黄金周,江西景德镇的“鸡排哥”李俊永,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——“学生优惠一元”和“下午四点半后只服务学生”,迅速蹿红网络,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。然而,当蜂拥而至的游客们发现,这位曾经妙语连珠的“鸡排哥”,正因不堪重负而变得沉默寡言时,那份最初吸引他们的“情绪价值”如同潮水般退去。
时间倒流至2024年,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湖南怀化。理发师晓华,因其能精准理解顾客需求、不随意发挥的专业素养,赢得了“听得懂话”的美誉,一夜之间成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。她的爆火,甚至带动了怀化市旅游业的发展,催生了“90分钟文旅圈”的旅游攻略。
让我们聚焦“鸡排哥”。他并非一夜成名,而是坚守着“两点一线”的朴素生活近二十年。每天凌晨六点,他便开始摆摊售卖肉夹馍,中午精心准备食材,下午四点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。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,是他的“三大原则”:下午四点半后不接待散客,学生购买鸡排可享受一元优惠,以及要求顾客提前打开塑料袋的独特要求,配合着诸如“塑料袋六元”等略带戏谑的幽默话术,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消费氛围。
展开剩余76%这种“学生优先”的经营理念,巧妙地触动了当代社会对于真诚人际关系的渴望,使他在抖音平台上的单日涨粉量突破五万,单场直播观看人数更是超过百万。然而,国庆期间,日均涌入数千名游客的巨大客流量,却让“鸡排哥”所苦心经营的“情绪价值”几近崩溃。
为了应对暴增的需求,李俊永不得不召集亲友组成“鸡排家族”,摆出十几个摊位同时迎客,并采取每人限购两份的措施。面对黄牛囤积鸡排并高价倒卖的行为,他更是怒斥其“违背初心”。“鸡排哥”的故事,生动地诠释了“再美好的事物,也经不起持续高强度工作的摧残”这一残酷现实。曾经的幽默风趣,在过度劳累面前显得苍白无力。
再看晓华,尽管她的理发店曾因她的爆火而带动周边形成了一条美食街,怀化市也借此机会推出了“打卡晓华店享景区优惠”等旅游政策,但这种热度仅仅维持了几个月。2025年的国庆期间,她已经可以“睡到自然醒”,客流量也恢复了正常。她坦诚地表示:“不可能有人一辈子都火到老,火到老简直是个奇迹。”
这种“爆火—回归”的周期性现象,深刻揭示了网红经济内在的矛盾性。短期来看,流量确实能够迅速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,例如“鸡排哥”的爆红让景德镇的“鸡排家族”摊位成为了新的地标。
然而,长期来看,过度依赖网红效应也暴露出三大隐患。其一,部分地方文旅部门的短视行为加剧了这种问题。他们热衷于打造所谓的“网红打卡点”,却往往忽视了网红个体的正常生活。例如,“鸡排哥”因过度劳累而无法提供“情绪价值”,晓华在爆火期间曾连续三天仅睡1.5小时。其二,他们沉迷于制造“热点”,却未能建立起可持续的文旅生态,怀化市虽然推出了相关优惠政策,但并未同步提升全市的旅游产品品质。其三,他们过度追求“数据漂亮”,却忽视了产业链的韧性建设。
更值得反思的是,部分地方文旅部门在网红爆火后的“推波助澜”行为。他们热衷于将个体推上流量的巅峰,却忽视了其承受能力;善于制造“打卡点”,却不考虑后续的管理;乐于用“情绪价值”来包装城市形象,却不愿为个体提供实质性的支持。
“鸡排哥”没有团队、没有助理、没有轮班,他一个人承担着一座城市的“旅游KPI”。当他累到无法微笑时,没有人接替他,没有人为他减负,只有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越来越高的期待。这绝非赋能,而是无情的消耗。
“鸡排哥”绝非第一个被流量压得喘不过气的个体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从“拉面哥”到“淄博烧烤”,从“村BA”到“晓华理发”,我们已经目睹了太多昙花一现的网红旅游奇迹。
真正可持续的旅游,并非依赖于一个摊主的幽默风趣,亦非依赖于一位理发师的耐心服务,而是依赖于一座城市的综合吸引力,包括其独特的文化底蕴、优质的服务水平、便捷的交通网络、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高效的城市治理。情绪价值可以作为引子,但绝不能成为全部。
请别让“鸡排哥”们用尽所有力气,只为支撑起一座城市的旅游梦想。网红旅游终将失去其魔力,但城市不该因此失去温度。真正可持续的文旅发展,需要跳出“流量思维”,经济日报曾评论道。这不仅是地方文旅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,也是我们每一个关注旅游业发展的人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。
"
发布于:江西省牛达人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-一对一配资网-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