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窗幽记·集醒篇第一》1.53【原文】积丘山之善,尚未为君子;贪丝毫之利,便陷于小人。【白话】所谓君子,就是既有才能又有德行的人,就是才能和德行出众的人,就是说话公道、做事正派、言行一致的人。做一个君子,成为一个君子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很难很难。“积丘山之善,尚未为君子”,就算做了很多的、数不清的好事、善事,还不能说已经成为君子了。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君子呢?怎么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君子呢?《论语·颜渊第十二》有孔子与司马牛这样一段对话,“司马牛问君子。子曰:君子不忧不惧。曰:不忧不惧,斯谓之君子矣乎?子曰: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南怀瑾先生在述著《论语别裁·颜渊第十二》这样讲述这段对话的的意思:“他(即司马牛)问孔子怎样才够得上做为一个君子。孔子道:'不忧不惧’。我们听了这四个字,回想一下自己,长住在忧烦中,没有一样不担心的,我们怕自己生活过不好、怕工作没有了,大而言之,忧烦时代怎么变?小而言之,自己的孩子怎么样?一切都在忧中,一切也都在怕中。透过了“不忧不惧”这四个字的反面,就了解了人生,始终在忧愁恐惧中度过,能修养到无忧无惧,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,也就是“克己复礼”的功夫之一。司马牛一听,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。他说,只要没有忧愁,也没有恐惧,这就是君子?以现在社会来说,街上这样的人太多了,到那些较低级的纯吃茶地方去看看,那里的人既不担心又不害怕,没有钱用就抢一点,那都是君子吗?孔子知道他弄错了,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,要随时反省自己,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,没有遗憾的地方,心里非常安详,等于俗话说的:'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鬼不惊。’内心光明磊落,没有什么可怕的,有如大光明的境界,那时一片清净、祥和。孔子所讲的不忧不惧是这个道理,并不是普通的不忧不惧。”可见,君子不仅仅是一个称呼,也是一个长期修行的目标,是一辈子修行的目标。所谓小人,就是平常人,普通人,老百姓。“小人以身殉利”,老百姓拼命赚钱养家糊口过日子是生活常态;有利可求的事就做、无利可求的事就不做,打来骂来蚀本不来,这是老百姓基本选择。老百姓求利贪利是情理之中的事,但是,专注于修行的人,专注于把自己修行成君子的人,面对利益要高度自觉。“贪丝毫之利,便陷于小人”,既不要贪一丝一毫的现实私利,也不要有一丝一毫私利之念,有了就立刻息灭。【注】1.积,【说文】聚也。【增韵】累也。堆叠也。【易·大有】大车以载,积中不败也。又【升卦】积小以高大。【诗·周颂】积之栗栗。【礼·月令】仲秋命有司,趣民多积聚。【前汉·食货志】积贮者,天下之大命也。 又【仪礼·士冠礼】皮弁服素积。【郑注】积犹辟也,以素为裳,辟蹙其要中。 又【集韵】则历切,音绩。亦聚也。 又【广韵】【集韵】【韵会】子智切【正韵】资四切,並音恣。聚也,储蓄也。【诗·大雅】乃积乃仓。【周礼·天官·小宰】掌其牢礼委积。【注】委积,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。又【大司徒】令野修道委积。【注】少曰委,多曰积,皆所以给宾客。 又叶恣此切,音子。【诗·周颂】有实其积,万亿及秭。2.丘山,山丘;山岳;指山林;坟墓;比喻重、大或多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丘山积卑而为高,江河合水而为大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累土而不辍,丘山崇成。”唐·黄滔《以不贪为宝赋》:“提携而日月耀手,跪拜而丘山属意。”唐·刘禹锡《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》:“举其匕筯,若负丘山。”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时年七十,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。”晋·陶潜《归田园居》诗之一: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”《文选·张载》:“昔为万乘君,今为丘山土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方言》曰:冢大者为丘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,一言之劳,然犹皆蒙丘山之赏。”此言重。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故乃建丘山之功,享不訾之誉。”此言大功。宋·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常平之粟,累经振发,所存无几矣,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,人得升合,官费丘山。”此言费用之多。3.善,【说文】吉也。【玉篇】大也。【广韵】良也,佳也。【书·汤诰】天道福善祸淫。 又【诗·鄘风】女子善怀。【笺】善,犹多也。【礼·文王世子】尝馔善,则世子亦能食。【注】善谓多于前。 又【礼·曲礼·入国不驰注】驰善躙人也。【疏】善犹好也,车驰则好行刺人也。 又【礼·王制注】善士谓命士也。又【礼·学记】相观而善之谓摩。【疏】善犹解也。 又【礼·少仪】问道艺,曰:子习于某乎,子善于某乎。【疏】道难,故称习。艺易,故称善。 又【前汉·西域传】鄯善国,本名楼兰王。 又与单通。【前汉·匈奴传】单于曰善于。 又【广韵】姓也。【吕氏春秋】善卷,尧师。 又【韵会】【正韵】並时战切,音缮。【毛氏曰】凡善恶之善则上声,彼善而善之则去声。【孟子】王如善之是也。○按《玉篇》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类篇》善字俱无去声。 又【正字通】与人交讙曰友善。【史记·刺客传】田光曰:所善荆卿可使也。 又与膳通。【庄子·至乐篇】具太牢以为善。 【集韵】或作嬗。4.尚未,未曾;还没有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庄公曰:'寡人筹之熟矣。段虽不道,尚未显然叛逆,我若加诛,姜氏必从中阻挠,徒惹外人议论,不惟说我不友,又说我不孝。我今置之度外,任其所为,彼恃宠得志,肆无忌惮。待其造逆,那时明正其罪,则国人必不敢助,而姜氏亦无辞矣!’”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二回:“只是方才这句机锋,尚未完全了结,这便丢开手不成?”孙中山1923年在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的题词: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。”蔡东藩《清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,尚未行礼,即大哭道:'全部军士都败没了,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。’”5.君子,①在位者或君王。《易经·乾卦·九三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故君子式黄发。”唐·孔颖达.正义:“君子谓人君也。” ②才德出众的人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。” ③称谓。妻子对丈夫的称呼。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”6.贪,【说文】欲物也。【释名】贪,探也。探入他分也。【诗·大雅】贪人败类。【礼·礼运】用人之仁,去其贪。【屈原·离骚】众皆竞进以贪婪兮。【王逸注】爱财曰贪,爱食曰婪。 又【集韵】他绀切,音探。义同。7.丝毫,指细微之至。丝、毫都表示极小或极少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贾诚以求位,鬻言以干禄,或无丝毫之益,而有不省之困。”宋·司马光《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》:“然当官公直,能知小民情伪,吏不敢以丝毫欺也。”明·徐渭《边词》之十一:“ 葛那 颈险断胡刀,蓦手攀颏按得牢。归向镜中嫌未正,特搓过左一丝毫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八:“远远几簇楼窗的灯火,繁星般的灿烂,但不曾与我以丝毫慰藉的光气。”8.利,【说文】銛也。从刀和,然后利,从和省。易利者,义之和也。【前汉·鼂错传】兵不完利,与空手同。又【广韵】吉也,宜也。【易·贲卦】利有攸往。又私利也。【庄子·騈拇篇】小人以身殉利。又【礼·坊记】先财而后礼,则民利。【注】利犹贪也。又【前汉·高帝纪】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,与利田宅。【注】师古曰:利谓便好也。又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】轴有三理,三者以为利也。【注】利,滑密也。又州名。【韵会】巴蜀地。晋西益州,梁改利州。又姓。【韵会】汉有利干,为中山相。又【韵补】叶音棃。【古乐府】雨雪霏霏雀劳利,长觜饱满短觜饥。9.陷于,动词,陷入,落在不利的境地。当代·佚名《人民日报》1966年04月24日:“他说,面对着这样激烈变化的国际形势,帝国主义的喉舌一方面惊呼世界陷于 '一团混乱’,一方面又叫嚷什么'东风似乎并不压倒西风。’”【例句】谈判陷于僵局。10.小人,①人格卑鄙的人。②平民百姓。③自称的谦词。④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。⑤小孩子。⑥小一辈的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牛达人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-一对一配资网-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