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全球的ESG资产规模朝着到2030年达到40万亿美元(大概30万亿英镑)的目标飞奔时,中国市场正逐渐成为国际资金关注的宠儿。
去年光是通过QFII、北向资金这些渠道,外资就注入了超过千亿美元,投向中国的ESG相关板块。无论是新能源项目还是绿色基础设施,国际资本的脚步无处不在。
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,这股热潮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坑坑洼洼。有的ESG基金表面上看挺“绿色”,实际上却暗藏着被欧盟列为社会有害的军工股;还有一些项目打着环保旗号,实际上却涉及原住民迁徙的争议问题。
在这样繁杂的ESG市场里,普通投资者要想避开陷阱,又能既考虑责任感又不失稳健盈利,几招得学会。首先,要多留意那些标签“绿色”“可持续”的项目,别被表面光迷惑,多做点调研,了解公司实际背景。其次,关注基金或项目背后的企业是否存在争议,比如环保不达标,社会责任不落实等。还有,把眼光放在那些真正自觉履责、员工福利到位,经营透明的企业上,少踩“虚假宣传”的坑。有了这些“实用技巧”,投资既能尽量规避风险,又能秉持一点责任感。
要明白ESG投资的风险,得先弄清楚整个国际市场的乱局。过去十年里,凭借环保、社会责任和治理水平的理念,ESG投资飞速发展,不过不同的服务商制定的标准就像各说各话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有的机构会把军工企业排除在外,而有的则因为国家安全考虑,把它们列入其中。有的认可水电项目的低碳特性,但也有因为移民问题,把某些项目归入高风险范围。
到2022年之后,这种状况变得更加清楚了。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以后,安全问题一下子变成了可持续发展里不可忽视的“硬性指标”。
德国抢先把国防工业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,瑞典SEB银行也打破了以往不允许投资军工的规定,开始有条件地进行相关布局。
到2025年3月,欧盟推出了欧洲再武装计划,打算在未来四年投入8000亿欧元(大概6970亿英镑)用于国防建设,这一下子让原本明确的ESG界限变得不是那么分明了。
连军工都可能归入负责任投资这范畴,普通投资者怎么分清基金的真本事呢?得知道,虽然中国市场的ESG投资起步比别人慢点,但它也走出了自己的一套特色,反倒成了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跟欧盟那边争论军工是不是算ESG不一样的是,中国的ESG标准更加偏重双碳目标和民众福祉,比如在新能源方面,明确把光伏、风电项目列入主要的ESG投资方向,到了2024年,国内的ESG基金中,有超过60%的资金投向了这些项目。
在社会责任层面,专注于推动农村就业和维护员工权益的企业更容易获得ESG的认可,这样的明确方向让国际资本看到了稳定性。
2024年,流入中国的千亿美元ESG资金中,有大约70%投向了新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,比如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项目和长江电力的水电开发等,都吸引了不少外资的青睐和涌入。
不过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就算中国的ESG市场前景挺明朗,还是得提防三大风险,要小心点。
第一个问题是“洗绿陷阱”,很多企业明明是高能耗,把财务数据篡改或者夸大环保投入,硬生生装成ESG表现不错的公司。像某家上市的房企,本来宣传绿色建筑占比有90%,可实际上却因为违规排污被罚了一通。
第二个问题呢,就像欧盟市场那样,国内不少ESG基金的持仓情况挺含糊。有人只笼统说投资绿色产业,可具体有没有涉及一些有争议的领域,却没有详细披露。
像某基金说自己在布局低碳能源,但实际上却持有一些涉及移民问题的水电项目股份,这可能会和一些投资者的价值观产生冲突。
第三个就是标准差异带来的风险了,国内的ESG标准和国际标准其实并不完全一样,比如某家公司在国内符合ESG要求,但到了欧盟可能因为劳工标准的细节被排除掉,普通投资者如果盲目追随外资行动,可能会踩到坑。
遇到这些风险,咱们普通人其实也能靠三个简单的办法来避开,第一步就是要注意细节,别只盯着基金名字里的“绿色”啊、“可持续”这些字眼,要翻到基金的年报,仔细看看持仓明细那些部分。
要留意那些争议行业,比如说如果你不打算碰军工类企业,就得留心看看有没有涉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公司。如果你关心社会责任,就得看看持仓里企业有没有环保处罚或者劳务纠纷啥的记录。
第二步呢,就是查标准。在咱们国家,现在有不少ESG评级机构,比如中证指数公司、商道融绿啥的,这些机构都会公布企业的ESG得分。
普通投资者可以看看不同评级机构的分数,挑那些评分靠谱、没有啥大问题的企业或基金。
到第三步的时候,要结合自己的价值观来考虑,因为ESG投资本质上讲的是责任感。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,比如有人特别在意环保,那就优先考虑那些新能源基金。
有些人在意社会责任的问题,就会避免那些涉及争议移民的项目,比如马来西亚巴贡水坝,曾因为淹没区域造成9000人被迫迁徙,虽然这类项目在国内不多,但投资者还是得多留心。
中国在ESG方面的实践,其实也在带动全球标准的制定方向。
在关于水电项目的ESG评估中,中国强调“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并重”的原则。比如,长江三峡工程在施工过程中,不仅花了不少钱保护中华鲟等珍稀物种,还为迁移的居民建了新城镇、搞了就业培训。
这个做法被联合国归入了ESG民生实践的典范,也让很多国家逐渐明白,ESG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,而是个需要兼顾各方利益、精心协调的复杂系统。
对一般投资者来讲,这就代表着今后ESG市场会越发成熟,但在短时间内,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,不能掉以轻心。
毕竟,不管是那超过40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,还是大量涌入中国的上百亿美元外资,只有规避风险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,才能真正享受到ESG投资带来的好处。
得提醒一句,ESG投资并不是稳赚不赔的神话,它既得关注企业的长远价值,也得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。
像有些新能源基金,虽然符合ESG理念,但因为行业周期的影响,短时间内可能会有点波动;再有的基金,虽然把所有争议行业都避开了,收益可能还不如那些混合型基金。
在投资之前,可以先自问三件事:我清楚这只基金的实际持仓状况吗?我的价值观和这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合得来吗?我能接受基金短期内的起伏吗?
搞明白这些问题,才能在ESG的风潮里既保护好自己的钱包,又做到既负责任又聪明的投资。
牛达人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-一对一配资网-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